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技术 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周边投资_新能源汽车周边投资多少钱
zmhk 2024-04-26 人已围观
简介新能源汽车周边投资_新能源汽车周边投资多少钱 好久不见,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新能源汽车周边投资”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新能源板块有未来前景吗?
好久不见,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新能源汽车周边投资”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新能源板块有未来前景吗?
2.新能源车行业:市场回暖,行业资本热度高
3.新能源汽车推广建议
4.新能源汽车落地湖南湘阴:千亿产值下的“困境”
5.新能源产业投资怎么样
新能源板块有未来前景吗?
肯定有,大家都知道2020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多元化的产业格局逐步成型,以充电设施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及后市场服务也加快了建设。
具体来说呢,2020年造车新势力取得了非常好的表现,随着特斯拉Model Y再次降价,造车新势力在价格战的竞争格局将加剧。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个月在全球各大车展上,新能源车型可能会占到60%-70%比重,各类汽车制造商都会推出新能源车型,这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上游零部件、元器件将更为有利。此外,预计新能源板块的投资趋势不会持续全年,建议投资者“知进、知退”。
光伏是需要规模优势的产业,目前中国企业成本最低、效率最高、配售体系全球先进,在全球绿色革命背景下,需求端增长确定。 从新能源汽车来看,电动汽车革命让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转型,产量和产能的增长来自于消费者自主需求,引领了汽车产业变革,不过新能源板块的波动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
综上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在由发展的初级阶段迈向中高级发展阶段,随着国内支持新能源政策不断出台,特斯拉国产化不断推进,未来国内新能源车产业链将直接受益。因此,2021年下半年起,新能源车汽车行业一定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能源车行业:市场回暖,行业资本热度高
“我们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交付150万辆新能源汽车。今后几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会经历一个繁荣发展期。“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这样判断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中国市场经历着快速变化。到2030年,我们预计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300万台,内燃机车型将降到1700万台。我们要准备好应对未来中国市场变化的能力,整体业务也需要做出调整和适应,包括零配件业务。”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这样描述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前景和对策。
基于这样的判断和预期,大众汽车集团正在中国进行全方位的电动化布局。5月29日,大众汽车集团入股江淮、国轩高科就是最好的例证。当天,大众汽车集团投资10亿欧元入股江淮汽车,增持江淮大众股权至7%,获得公司管理权。同时约11亿欧元投资国轩高科,获得26%股权。
目前,大众汽车在中国已经拥有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江淮大众三家合资企业,并在上海、佛山、合肥建立和开建新能源车生产基地。伴随此次增持江淮大众、入股国轩高科,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大幕徐徐拉开。
产品:增持江淮大众,完善小型电动车布局
大众汽车的规划是:江淮大众、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三家企业的新能源产品形成互补,分别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其中,南、北大众聚焦中高端市场,江淮大众聚焦小型新能源车市场。本次增持江淮大众,让大众汽车在小型电动车市场的布局更加完善。
“小型新能源车将是江淮大众的优势和品牌切入点。“迪斯说,“如果要进一步推动电动化战略,不能单靠两个合作伙伴,需要更多元的战略和品牌。江淮大众和另外两家企业将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合力优势也会非常明显,对MEB平台产品在中国的推广、产品销量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
冯思翰解释说,江淮大众推出的小型电动汽车,虽然能量密度有所降低,但价位和安全性有独特的优势,符合对价格敏感的用户需求。他介绍,到2025年,江淮大众将拥有4-5款纯电动汽车产品组合。
大众汽车计划到2025年,推出约30款国产新能源汽车,之前,上汽大众已经推出了途观L插混版,朗逸纯电等新能源车。一汽-大众也推出了探岳插混版、高尔夫纯电、宝来纯电车型。今年10月,上汽大众MEB工厂将投产大众ID系列电动汽车,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也将生产MEB平台车型。江淮大众的小型电动汽车将与它们一道,帮助大众汽车开拓国内电动汽车市场。
为了让江淮大众的小型电动汽车胜出,大众汽车做了多方面准备。冯思翰介绍,本次10亿欧元入股江淮汽车,投资重心聚焦江淮大众合资企业,而不是江淮商用车和重卡。此外,增持江淮大众股份之后,江淮大众将按照集团标准进行决策,速度加快,效率提高。
对于未来的产品竞争力,冯思翰这样解答:“大众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战略从来都不是建立在依赖政府大量补贴基础之上,我们的战略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出具有极强竞争力以及非常有吸引力的产品来赢得市场。”
研发:从整车到电芯全线布局
据冯思翰介绍,目前,位于合肥的江淮大众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预计今年年底前建成。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后,江淮大众能在合肥进一步加大电动汽车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和测试。
江淮大众研发中心将在大众汽车研发体系中担负重要角色。迪斯说,它可以扩大大众汽车的专利库,获得更多研发能力、专利池和技术储备,为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
同时,江淮大众研发中心还能促进研发、技术和设计层面的联动。例如,本次大众汽车入股的国轩高科,就能与江淮大众产生地缘协同效应。国轩高科和江淮大众同在安徽合肥,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也都位于合肥。未来,国轩电池将成为江淮大众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两者可以产生强大的物流和研发协同效应,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此外,大众汽车入股国轩高科,也有助于其在动力电池电芯研发方面布局,深度参与动力电池电芯全产业链。
“国轩高科是中国第三大电池供应商,在电池、电芯化学成分方面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对电池的原材料供应链也有良好的把控,这对于电池、电芯当前和未来生产以及供应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冯思翰说,“通过入股国轩高科,我们能够参与到电动汽车、电池电芯生产的完整价值链当中,共同加强在电池领域的研发工作。“
产能:电动汽车总产能已达70万辆
大众汽车在国内电动市场的投资和布局,远远不止于投资江淮、国轩。据冯思翰介绍,除了本次21亿欧元对江淮大众和国轩高科投资之外,大众汽车在国内还有4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其中40%的资金会用于电动出行领域,助力大众汽车开拓国内新能源车市场。
目前,上汽大众MEB工厂已经落成。该工厂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首个MEB平台工厂,将于2020年10月正式投产。
上汽大众MEB工厂
同时,一汽-大众佛山 MEB 工厂也已经完成改造,是一汽-大众电动化的主阵地,大众ID.系列车型将在此生产。待两座工厂正式投产之时,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新增每年6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技术能力,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的未来需求。
江淮大众新工厂也在建设之中,规划年产能10万辆。届时,三家合资企业合力,电动化总产能已经超过70万辆。为大众汽车在中国实施电动化战略提供了产能储备。
电池:参与全产业链,多元化布局
“在我们未来的电池电芯供应格局中,国轩高科将会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冯思翰说。
入股国轩高科,将给大众汽车带来如下影响。
一是保障动力电池需求。大众汽车对电池产能的需求将大幅提升,冯思翰预计,从现在到2025年,大众汽车要新增100GWh的电池容量。国轩高科是中国第三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出货量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入股国轩高科可以为大众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大众汽车的规划中,国轩电池不仅供应江淮大众,也将供应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迪斯说,“国轩的电池能力、资源和产能可为三家合作伙伴共用,不仅仅支持江淮大众,也会对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中国MEB平台的第一个批次产品,宁德时代是主要电池供应商,在MEB平台后续的产品电池供应当中,国轩高科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是实现电池供应链的多元化。避免动力电池断风险。
“考虑到我们对于电池巨大的需求,我们需要有多家供应商布局,不光满足更大需求的增量,同时在风险管理上能够帮助我们做到更加均衡。“冯思翰说。
此外,国轩高科的LFP电池与江淮大众的产品定位高度契合。江淮大众将主攻小型电动车市场,这个市场的消费特点是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国轩高科在LFP磷酸铁锂电池方面技术实力强大,LFP能量密度虽低、但电池安全性高、成本更低,非常适合江淮大众的产品定位。
结语
除了上述举措,冯思翰表示:“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完备的充电设施。对于新能源购车者来说,不光考虑购买新能源车时能享受多少补贴,也会考虑购买新能源车后是不是有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包括在工作场所、家中以及整个充电网络的好用和可靠。有鉴于此,我们也在中国打造充电基础设施。“
进行这些布局之后,大众汽车的新能源棋局清晰地展示出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旦爆发,大众汽车将占据先机。
“中国市场对于我们意义重大。在德国总部,没有人敢想象在新冠疫情之下,如果没有中国市场强有力的支撑,会对集团业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迪斯总结了本次投资对于未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影响:
“首先,这两项战略性投资会加大和拓宽我们在中国电动车出行业务的发展,江淮大众可以更好地开发并销售对于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极具吸引力的全新电动汽车车型。”
“其次,通过和国轩的合作,也能极大地保证未来对于电池供应的能力,满足集团车型需求。我们也能够获得重要的电池方面的经验,这对于大众集团来说非常关键。这个投资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推广建议
半年度盘点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回暖复苏行业资本热度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燃油车成本的上升,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厂商产品力的提升和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是国内汽车市场最大的风口,新能源车的成本优势让众多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将其作为首选。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202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产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利好不断,市场回暖复苏
汽车消费一直都是利好不断,中央及地方发放的许多政策红利,其中主要集中在二手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常会上,再度明确了要加大汽车消费的支持力度,并重点部署了一系列任务,政策实施预测今年增加汽车及相关消费约2000亿元。消息一出,A股汽车相关板块大涨。
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对购买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等消费者,给予一定的补贴,具体补贴金额视实际情况而定,下面一起来看看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各类措施或政策。
北京市:6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 2022年底前对符合条件“以旧换新”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补贴。
上海市:5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2022年12月31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
随着各省市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推动落实,汽车市场回暖复苏。此外,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但仍然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处在培育期。安全仍然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考虑因素,杜绝重大安全事故是当下的首要任务。
投融资金额占全球近一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资本热度高
艾媒数据显示,2022年(截止2022年7月31日)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256起,金额达2149.86亿元。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融资金额占全球总额的近一半,达1394.85亿元,投融资有173起。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度活跃,离不开资本的加持。随着新能源汽车等配套设施,如充电桩等纳入新基建,以及其运营模式的不断完善,未来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预计优质企业将得到新一轮的大量融资。
2021年疫情影响减弱,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延续使新能源汽车销量迎来第二波爆发式增长,2021年新能源汽车资本市场也变得异常火爆。2022年已过半,投融资金额仅为2021年全年的1/3。可见,新能源汽车赛道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有望持续获得资本的青睐。
从保有量来看,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汽车3.10亿辆,新能源汽车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此外,纯电动汽车保有量810.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93%。可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大关,市场将进一步爆发。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得到了突破。中汽协指出,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
消费需求增长和厂商产品力提升,推动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充成本更低并享有利好政策和补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燃油车转向新能源汽车。
在推出新车型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新能源车企的营销模式也不断优化。传统的汽车营销以4S店模式为主,而新能源汽车的主流销售模式却是线上提交订单、付定金的形式,等待交付的过程大致为三个月到半年。定金的存在直接从消费者处回笼了可观的现金流, 且提前锁定客户,让新能源车企在排定生产计划后按需生产,尽可能降低库存积压的概率。
新能源汽车品牌形象细分,国内品牌定位有待提高
国内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豪华品质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经济实用型以及以小鹏汽车为代表的年轻创新型。其中,特斯拉作为国外品牌,走的是高端路线,而国内品牌多定位于中低端市场,以价取胜,但在性能、电池续航能力、安全性与国外品牌仍具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定位需要进一步提升,变以往的以价取胜为以质量取胜。
随着各大汽车品牌商的“觉醒”,互联网汽车不断出现,并且同类产品不断增加,消费者的可选择性也更加多样。环顾汽车市场,现在很多热门品牌和热门车型,都打出了“智能汽车”的旗号,将生活服务和用车服务植入到汽车里面。智能化和人性化成为汽车消费者的重要考虑因素。
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携带着资本与技术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凭借智能化的功能以及引人注目的设计风格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中国消费者不再将传统车企品牌作为购车的主要选择,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尽管新能源汽车“风口”强劲,但相应的配套服务、经销商、售后维保体系还处于布局加速阶段,对于站在车企背后的汽车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新机遇。
新能源汽车落地湖南湘阴:千亿产值下的“困境”
新能源汽车推广建议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
充分发挥公交领域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巡游出租车领域推广工作,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出租汽车行业的应用范围,积极推进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使用新能源汽车,并加大专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统筹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保障车辆充电需求,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制定我市充电服务费价格标准。推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公共机构办公区域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各单位在内部停车场配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从用户购车(新能源汽车购置、使用、维护等方面) 和产业发展 (项目审批、科技攻关、税收等方面) 两个角度给与政策和金钱优惠。引导和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聚集和完善,对研发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企业在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安排及扩大产品销售、配套上予以重点支持。
创新新能源汽车推广模式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整车租赁、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电池租赁和回收等服务领域。鼓励在公共交通服务领域实施融资租赁营运模式。在社会领域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等运营模式。鼓励大型专业充电站采用PPP合作模式进行建设和运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电池租赁和回收服务领域。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创新金融产品,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经营、消费等各环节融资需求。
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和科普宣传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能源汽车,提高全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产业投资怎么样
本报记者 陈靖斌 岳阳报道某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湖南湘阴,在湘阴建设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让湘阴这座位于长沙以北近70公里的小县城成为众多投资者瞩目的焦点。
据了解,该项目用地总规模约2400亩,规划年产能50万辆,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过1000亿元。根据当地政府要求,项目于2020年6月25日前需具备开工条件。
然而半年过去了,开工条件具备了却未如期开工,项目空地上原来巨幅广告牌却被悄然撤下,县长曾经调研项目的新闻也在政府官网上删除了,人们会不由自主地猜想,湘阴引进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到底怎么了?
“只有发展工业才能拉动经济增长,虽然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但实际上并没有招商到太多‘好项目’。”一位政府官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吐露,难得招进新能源产业的“好项目”,到底能否落实推进,目前却仍摸不透,这也使他们十分捉急。
好项目招商难、推进难背后,折射的是省市周边县域的发展难题:一方面是长沙的南拓以及虹吸效应,高新技术企业不愿来,湘阴自身的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带来的实际税收却又很少。而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还面临着规模工业的核查压力,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业增长。
这也倒逼着湘阴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而新兴产业是他们首选的发展方向。“湘阴想发展新能源其实也是对新兴产业的博弈,能否产生新的盈利增长点仍未可知。就像谈恋爱一样,来了是喜事,不来你又想着她来,想跟她谈她却只是抛了下媚眼,真的好难。”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坦言。
起底湘阴“新能源产业”
某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湖南湘阴,在该县筹建整车生产基地,着实让湘阴赚足眼球。
事实上,对于湘阴而言,该项目落地也确实意义非凡。
湘阴县县长李镇江在调研项目现场时曾表示,该项目填补了湘阴 汽车 生产的空白,必将对全县经济 社会 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这对于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只有333.32亿元的湘阴而言,确实炸开了锅。
根据《湘阴县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湘阴县的招商引资取得 历史 性突破,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个。其中该企业筹建的新能源 汽车 整车及中央电机项目总投资45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过1000亿元、税收超60亿元。
《湘阴县政府工作报告》亦评述称,这是湘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项目,既是 科技 密集型产业,又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必将成为湘阴县推动强园兴工的“新龙头”“新引擎”。
李镇江亦在督导项目建设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咬定6月25日前具备开工条件这一目标,严格按照协议要求,坚持技术标准,强化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然而半年过去了,《中国经营报》记者来到项目现场发现,原来某企业的新能源 汽车 广告牌已悄然撤下,现场仅是一片空地,而政府官网上李镇江于2020年6月1日督导项目建设的新闻,也遭到了删除。
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坦言,眼见着好项目好不容易招商引资进来,企业又没说开工,也没说不开工,让他们也很为难。“它在湘阴既拿了地建房地产,也拿了地建新能源 汽车 。而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政府也不是很明朗,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过程中难免会有问题,但迫于产业转型和竞争压力,我们对这个新兴产业也不得不去 探索 ,政府当然还是希望项目能够顺利落实推进。”
产业转型之痛
湘阴之所以迫切希望新能源 汽车 整车生产基地项目能顺利落地,背后折射的是当地县域经济的产业转型之痛。
一方面早在2017年,湘阴就规划5年内主动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和配套,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另一方面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湘阴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举动并没有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规划实施将近3年,才有企业弥补县新兴产业链的空白。
事实上,早在2017年,湘阴县就规划以环保设备、城市智能装备为重点,做大做强绿色装备制造产业。而新能源 汽车 产业基地,正是绿色装备制造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根据湘阴县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工业发展的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显示,湘阴县将深入贯彻工业强县战略,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依靠园区兴工、项目立园,全力发展绿色建筑建材、绿色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推动新型工业规模升级、质量升级、效益升级,打造千亿园区、百亿产业、十亿企业,实现由工业老县向工业强县的跨越。
其中在绿色装备制造层面,湘阴将主动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和配套,紧盯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节能和新能源 汽车 产业基地,配套进行零部件生产。着力延伸智能车库、智能电梯等城市智能装备产业链,力争五年内引进相关项目12个以上。
然而“筑巢引凤”也没有引爆湘阴的资本热潮。记者从高德地图上看,湘阴县位于长沙市北部,路程距离77公里,驾车时间约1小时直达。“由于长沙市的工业化发展路径是向南扩张,再加上长沙市先天的虹吸效应,许多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更愿意往长沙或者长沙以南交通区位条件更加优越的地方投资发展。”一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
财政压力
事实上确实如此,位于长沙以南的湘潭县,离长沙距离与湘阴相当,但其经济发展实力,近两年却远超湘阴100多亿元。
根据湘潭县与湘阴县近三年的《国 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至2019年湘潭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04.27亿元、443.6亿元以及485.0亿元;而湘阴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60.6亿元、331.83亿元以及333.32亿元,三年来两地生产总值分别相差了43.67亿元、111.77亿元以及151.68亿元。
数据显示,湘阴当地的农业生产总值在波动上升。根据《国 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湘阴县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分别为86.15亿元、83.45亿元以及100.97亿元。
而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却呈下降趋势,规模工业总产值也呈波动下滑。2017年至2019年湘阴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为159家、130家以及119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64.4亿元、275亿元以及288.6亿元。
与此同时,2017年至2019年湘阴县的财政收入虽然在稳步增加,但其税收收入却在波动下滑。数据显示,湘阴县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15亿元、15.75亿元以及17.4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分别为10.1亿元,11.31亿元以及7.2亿元。
而湘阴的财政支出却压力巨大。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湘阴县财政一般公共总支出分别为42.8亿元,41.17亿元以及48亿元。
谋求绝处逢生
税收减收的同时,湘阴2020年还面临着巨大的规模工业核查压力。根据政府官网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显示,规模工业核查带来基数包袱,其中2019年国家对湘阴县菲菲毛巾、海日食品、信达电梯、远大可建4家规模工业企业进行了核查,而国家和省统计局已将这4家企业列为重点监控对象。
预计2020年一季度这4家企业工业总产值不到1亿元,同期基数为13.5亿元(不可修正),同比减少12.5亿元,形成了2020年的基数包袱。根据联网直报平台数据显示,全年将背负60亿元的基数包袱,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湘阴的工业增长。
而这也倒逼着湘阴不得不选择对新兴产业进行博弈,以谋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事实上,除了招商引资某世界500强入驻湘阴发展新能源产业外,2020年10月,湘阴正式获批湘江新区新片区,全境纳入《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株潭都市区国土空间发展规划》等重要规划范围。
也得益于该县纳入湘江新区新片区的契机,2020年12月18日,湘阴县首次推动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据悉,本次集中签约项目16个,开工项目6个,新签约项目总投资115.9亿元。据了解,此次签约开工的项目涵盖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及配套、绿色新型新材料等类别,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8个。
“湘阴无论是想发展新能源还是推动产业项目集中开工签约,其实都是政府对新兴产业的一场博弈,能否产生新的盈利增长点仍未可知,真心希望项目都能够顺利落实推进。”一位政府官员如是说。
(编辑:赵毅 校对:翟军)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股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横店东磁(002056)、金风科技(002202)和宝新能源(000690)等。本文核心内容:新能源行业整体融资情况、单笔融资情况、投融资轮次、投融资区域分布、融资产品、投资主体、新能源行业产业投资基金、全球新能源行业兼并重组代表性事件
1、新能源行业投融资热情持续高涨
根据IT桔子数据库,整体来看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金额及投资事件数量均呈波动递增趋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事件金额呈现直线上升,由2020年的722.17亿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1016.28亿元,同比增长40.73%;投资事件数量由2020年的71件增长至2021年的142件,同比增长100%。2021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及投融资金额均达到历史峰值,行业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截至2022年6月17日,中国新能源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共89件,已超过2020年全年
投融资事件数量总和;累计投融资金额高达487.54亿元,达到近年来第三高点。
注:上述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6月17日,下同。
2、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仍处于早期阶段
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单笔投融资金额梯级分布较为明显,2020年7月18日,宁德时代定增募资,得到了由高瓴领头,本田、JPMorgan、国泰君安、UBS瑞银、太平洋保险和北信瑞丰基金认购的共计197亿元融资;2021年6月10日,三峡新能源(三峡能源.600905)IPO上市,融资金额更是达到225亿元,行业单笔投融资事件金额也达到历史峰值。
反观2015-2019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投资金额较小,单笔事件投融资金额均未超过50亿元(2018年最高单笔投融资金额为50.0亿元);2015和2017两年更是未超过10亿元。
从投资轮次分析,目前新能源行业的融资轮次仍然处于早期阶段,C轮后的融资寥寥无几。根据前文的分析,尽管自2020年起,新能源行业的融资事件和融资金额水涨船高,但是结合轮次分析来看,主要由于当年新能源行业处于“风口”,普遍存在融资的早期创业公司融资上涨的情况,2021年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3、新能源行业投融资集中在江苏、北京、广东、上海和浙江
从新能源行业的企业融资区域来看,目前江苏省的融资企业最多,2015-2022年6月17日累计达到113起,其中2021年全年江苏省新能源行业累计融资事件达到17起,而2021年全年全国新能源行业融资事件总计136起,由此江苏省的新能源行业投融资活跃度可见一斑。
4、新能源行业投融资集中于锂电池相关产品及新能源产品技术研发领域
2021-2022年6月17日,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投融资事件汇总如下:
注:查询时间为2022年6月17日,下同;其他燃料、能源电池包括风能、火能、动力电池等燃料及能源电池。
从2021-2022年融资企业的主营产品及业务分析,2021-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热点一直为锂电池及相关产品以及新能源产品及技术研发领域,并且以锂电池及相关产品为主:2021年锂电池及相关产品投融资事件占比38.29%,新能源产品及技术研发领域投融资事件占比31.23%;2022年1-6月锂电池及相关产品投融资事件占比29.33%,新能源产品及技术研发领域投融资事件占比17.20%。
5、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者以投资类企业为主
根据对新能源行业投资主体的总结,目前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主体主要以投资类为主,占比超50%;代表性投资主体有中金公司、红杉资本中国和高瓴创投等;实业类的投资主体有中石化、比亚迪、小米集团、中国中车和宁德时代等等,占比21.40%。
6、新能源行业产业投资基金
目前新能源行业的产业投资基金比较多,目前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查询到相关产业基金共13家,分别为:白城市创新能源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安鹏行远新能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创(北京)新能源汽车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宇曜新能源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燊泰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北长江蔚来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光大中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怡珀新能源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容百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华迪新能源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湖北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大丰新能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无锡江南仁和新能源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其管理规模分别以0-5亿元为主。
注:查询时间为2022年6月17日;带*号的机构目前没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
7、新能源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
目前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兼并重组事件较多,从全球的角度分析,目前兼并重组的类型主要为中游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
8、新能源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总结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好了,今天关于新能源汽车周边投资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新能源汽车周边投资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新能源汽车周边投资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